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4日電(記者任軍川、哈麗娜)57歲的井貴魚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到黃瓜大棚里走一走,看著一根根漸漸長大、顏色翠綠的黃瓜掛在藤上,有說不出的高興?!敖衲攴N了兩棚黃瓜,基本上不施化肥,主要用羊糞等有機肥料,雖然產量減少,但黃瓜品質好,口感好?!彼f。
井貴魚是內蒙古自治區(qū)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(zhèn)農民。去年,經商多年的他在老家隆興昌鎮(zhèn)鋤禾農業(yè)生態(tài)園區(qū)承包了3個大棚,種起綠色蔬菜。
走進井貴魚的黃瓜大棚,潮濕和泥土氣息撲鼻而來,成壟的瓜秧上結著翠綠、鮮嫩的黃瓜,三五個工人正忙著修剪瓜秧。井貴魚隨手擰下兩根黃瓜,在水桶里面涮洗一下,塞給記者說:“我這里的黃瓜都沒有農藥,安全放心,你們嘗一嘗?!庇浾吣闷瘘S瓜咬了一大口,立即感到脆嫩爽口,清香甘甜,一下讓記者想起童年時黃瓜的味道。
當記者說出感受時,井貴魚打開了話匣子。“小時候,黃瓜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‘水果’,味道香甜,嚼在嘴里,脆爽,水分大?!?/p>
在井貴魚的記憶中,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不少農民為了追求產量,通過大量施用化肥提高產量。就拿黃瓜來說,每畝地施50公斤化肥,也不輪作,導致土地板結,滋生多種病害。井貴魚感慨地說:“種出來的黃瓜一年不如一年,都沒有了黃瓜的味道。”
井貴魚介紹說,他種植在大棚里的黃瓜、西紅柿、葡萄都有嚴格的種植標準,嚴控化肥使用,不噴化學農藥,通過農作物生長周期早做預防減少病蟲害,使農產品達到綠色標準。他說:“比起市場上的黃瓜,棚里的黃瓜上市要晚一些,但口感好,價格最高時賣到1公斤10元,有時還供不應求?!?/p>
巴彥淖爾市位于黃河“幾”字彎一帶的河套平原,素有“塞外糧倉”美譽,是內蒙古農產品主產區(qū)。近年來,隨著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,巴彥淖爾市提出打造河套全域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,農民的種植觀念也由追求產量轉變?yōu)樽非筚|量。
幾天前,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(zhèn)聯(lián)豐奮斗村農民李永強與當地農牧業(yè)企業(yè)簽訂有機小麥種植訂單。
“種有機小麥,不能用一點兒化肥和除草劑,只能用一些羊糞等農家肥,鋤草全靠人工,種地費事多了。”李永強笑著說,不過,1公斤小麥能賣到7元,而普通小麥只能賣兩三元錢,每畝純收入超過2000元,“辛苦點也是值得的”。
當地農業(yè)主管部門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、水肥一體化技術,鼓勵秸稈還田等措施,提高農產品品質。巴彥淖爾市農牧業(yè)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今年,全市計劃推廣控肥增效技術260萬畝,增施有機肥370萬畝,改善土地質量,帶動農民增收。
-
大數據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(guī)則規(guī)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(fā)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