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:張喜,30歲;媽媽:韓武林,30歲;老大:張雨涵(女),3歲半;老二:張悠然(女),9個月。 李傳平 攝
當獨生代開始養(yǎng)育第二孩,誰來為他們補上“兄弟姐妹之愛”這一課?
“二孩潮”導致“同胞競爭障礙”增多
9歲女孩“爭寵”,“退化”成嬰兒
從種種跡象看來,9歲的小杰都在“越長越小”。
她堅決拒絕去自己的小屋睡覺,雖然在此之前她已經(jīng)與父母分床睡了兩年。她不想去上學,但更害怕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。有時她像個受了驚嚇的小貓,時刻想往媽媽懷里躲;有時她更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,不停地要求媽媽“抱抱”“親親”,極度渴望那種在襁褓之中的安全感。
眼看小杰這樣的狀況已經(jīng)持續(xù)了1個月,剛生完妹妹只有3個月的媽媽急得不行,正決心和爸爸一起好好教育一下“情緒鬧得實在太過分的大女兒”,沒想到,小杰的一句話,嚇得父母脊背發(fā)涼。她指著屋里一個空白的墻角說,“媽媽,我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女孩站在那兒,她在沖我笑?!?/p>
第一次見到小杰,天津市安定醫(yī)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凌就注意到,這孩子有明顯的“退行行為”,“像是一種退化,各種行為能力都倒退回小的時候,比如她一直偎在媽媽懷里不肯離開?!?/p>
按照小杰的描述,醫(yī)生懷疑她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幻視、幻聽行為,要求住院觀察。聽說家里有個剛出生3個月的妹妹,孫凌提醒家長,孩子應該是因為二寶的出生而出現(xiàn)“同胞競爭障礙”的癥狀。
這是國際疾病分類(ICD)診斷標準提出的一種心理障礙,特發(fā)于童年的情緒障礙中。簡單說,就是隨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,兒童出現(xiàn)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,表現(xiàn)為對弟弟或妹妹的競爭或嫉妒。
“以前這種情況非常罕見,近幾年,二孩家庭越來越多,每個月都能見到幾例,問題孩子表現(xiàn)出來的異常行為也各不相同?!睂O凌認為,應該對二孩家庭涌現(xiàn)出來的兒童心理問題,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。
如果從更長的時間軸來看,對一個家庭而言,“同胞”關系并不是一個新話題。人們把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的關系視為“手足之情”,這種感情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有一個精準的表達——悌。
“中國傳統(tǒng)自古就有‘悌文化’,廣義上理解,既指對兄長要尊敬,也包含了兄長有照顧弟妹的責任的含義?!碧旖驇煼洞髮W人文學院院長趙利民認為,這種強調兄友弟恭的文化,如今在新一代年輕家庭的教育中已被漸忘,“應該補上傳統(tǒng)文化這堂課,到了呼喚‘悌文化’回歸的時候了?!?/p>
為何這些孩子出現(xiàn)“同胞競爭障礙”
聽了醫(yī)生的建議,媽媽把小杰帶回家,悉心溝通后,孩子吐出真言,“那些話都是我編的,就是不想你看妹妹,因為你是我一個人的?!?/p>
孫凌認為,天真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,從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框架來看,她們很容易把“多了弟弟妹妹”與“父母不再愛我”的想法畫上等號,產(chǎn)生嫉妒的情緒,孩子出現(xiàn)這種情緒波動也是正常現(xiàn)象。她認為,問題的關鍵,在于家長的行為和引導方式。
以小杰為例,如果家長不及時關注其情緒變化,一味責罵或置之不理,會導致孩子的情緒問題愈演愈烈,最終更難以控制。久而久之,她可能會分不出哪些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情景,哪些是真實存在的,“確實有不少孩子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不同形態(tài)的幻視和幻聽?!?/p>
還有的孩子對弟弟妹妹表現(xiàn)出強烈的敵意,甚至明顯的攻擊性,出現(xiàn)殘害別人或自殘的行為。
原本在班里成績名列前茅的濤濤,因為“極不守規(guī)矩,還動手打人”,哪個老師都拿他沒辦法,幾乎要被勸退了。原來,他的轉變是從弟弟出生后開始的。一個鄰居總愛開玩笑逗他說,“看,你媽媽生了小弟弟,你就掉價了!”這句話像一把小刀,深深地刺進小男孩心里。他的脾氣越來越大,幾次動手打過那個鄰居。趁父母不注意的時候,他總狠狠地掐弟弟,疼得弟弟哇哇大哭,又引來父母對他一通責罵,也沒少因此挨打。
他變得越發(fā)無理取鬧,吃飯要讓媽媽端到床上喂他,連大小便也要媽媽端著便盆在床上給他接。只要不依著他,他就在床上沒完沒了地打滾哭鬧。很快,各科老師都請家長到學校,反映濤濤上課不聽講,低頭玩自己的東西,甚至在課堂上隨意走動,從不寫作業(yè)……
孫凌分析,這是典型的“同胞競爭障礙”爆發(fā)出的行為問題:多動、注意力不集中;不服從父母的指令,與父母對立甚至沖突,“愛發(fā)脾氣,甚至有的會離家出走?!?/p>
在孫凌看來,出現(xiàn)較嚴重“同胞競爭障礙”的孩子,當然有其自身性格特質的問題,但更重要的原因,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。“有的家長從前對孩子過度溺愛、過度照顧,形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;或者光把孩子交給老人帶,使得孩子對父愛母愛存在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。”他說。
孫凌建議,父母應該真正把孩子當成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員,打算要二孩后,應從懷孕到弟弟妹妹的降生都讓大寶參與其中,讓其體會到分享的快樂,感受到自身的價值。
遺憾的是,這些年輕的父母自己也都是獨生子女,他們自己的成長經(jīng)歷中,已經(jīng)缺了“兄弟姐妹”這一課。
二孩時代對過去幾十年家庭教育理念提出挑戰(zhàn)
父母生二孩,導致老大焦慮不滿,甚至以死相逼的例子,近年來并不鮮見。此前,有媒體報道,青島一所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稱,班里有七八個孩子搞了個“反弟弟妹妹聯(lián)盟”,集體抵制父母生二孩。還有一位4歲男孩給弟弟起名“多多”——多余的多。
“媽,我今兒就把話撂這兒了,你要是敢生二胎,我就敢死!”不久前,一位小男孩哭著以死威脅媽媽不生二胎的視頻在朋友圈走紅。而湖南邵陽一位15歲女孩干脆直言不諱地告訴父母:“你們敢生二胎,我就馬上給你們添外孫。”
有人認為這是孩子在虛張聲勢地表達不滿情緒,不必太當真。但孫凌認為,父母應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,如果童年時期這種負面情緒持續(xù)時間很長且無法及時調整,很可能會導致極端行為,“不僅影響其今后的情緒管理、人際交往等問題,甚至可能會對整個社會產(chǎn)生較大影響?!?/p>
這已經(jīng)不再是一個家里兄弟是否和睦的小問題。趙利民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,孝悌文化的傳承和發(fā)揚,關系到整個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。
“孝悌”觀念一直深受儒家重視,代表著任何人際關系都不可替代的親情關系,這也是千百年來深入中國人骨髓血脈的文化基因??鬃诱f,“弟子入則孝、出則悌?!笨梢哉f,“孝”和“悌”是一種并列關系?!靶ⅰ敝傅氖情L幼之間,年輕人對長輩要孝敬和尊敬;“悌”指的是同輩之間,年幼者要尊敬順從兄長。
取傳統(tǒng)文化之精華,儒家思想重視“仁”和“禮”,趙利民進一步解釋說,“仁者愛人,孝悌也是仁的根本;而禮即秩序,禮貌就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的。因此孝悌文化,可以理解為一種秩序的含義?!?/p>
他認為,中國人談家國,講究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。倘若家不能齊,如何能“治國平天下”?孝和悌,則構成了家的主要關系。因此,在家里處理好“孝”和“悌”的關系,才能由己推人,擴大到整個社會、整個國家,形成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社會風氣,讓社會運行更有秩序,國家治理更講規(guī)范。
他也看到,眼下“悌文化”缺失,“不僅發(fā)生在中國,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?!?/p>
全球性的低出生率、少子化,使得兄弟姐妹的關系在減少。這個問題在中國可能更加顯著一些,持續(xù)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,讓人們開始淡忘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關系。
如今的孩子已經(jīng)是“獨二代”,一個孩子從出生起,就習慣了獨占父母和祖父母等多個大人的關愛。當中國迎來“二孩時代”,這些被捧在手心的“獨苗”,必須學會面對一個新的變化:要與新來的弟弟妹妹分享大人的愛。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挑戰(zhàn),也是對過去幾十年家庭教育延續(xù)下來的理念提出了新挑戰(zhàn)。
“從家庭教養(yǎng)方式而言,父母應該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與他人分享、關心父母、為他人著想的能力?!睂O凌清楚,前來就診的孩子大多是因為情緒問題導致無法正常上學,父母才想到來就診求醫(yī),“可見家長還是更關注學習情況、學習成績,而忽視了健全人格的培養(yǎng)?!?/p>
趙利民認為出現(xiàn)這些問題,也受到現(xiàn)在年輕一代生長生活的環(huán)境影響,“生長于e時代的一代,因為交流方式的改變,總的來看這個群體確實更關注個體的問題,交往和互助的能力有所減弱?!?/p>
因此從人類文明的發(fā)展來看,也在呼喚“悌文化”的回歸,“這種互相友愛、尊重的關系,不僅讓家里的人際關系更和睦,進而擴大到社會當中,也讓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關心、互相關愛、互相幫助,更有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?!?/p>
他期待著,學校、家庭和社會等多方攜手努力,“從孩子抓起,從讓孩子誦讀和學習國學經(jīng)典開始,重拾’悌文化’,讓傳統(tǒng)文化在新時期煥發(fā)新的生命力。”(胡春艷)
-
大數(shù)據(jù)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(guī)則規(guī)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(fā)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