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悉尼10月8日電 記者手記: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溝通世界——記譚盾新作《慈悲頌》墨爾本站巡演
新華社記者郝亞琳
平頭,一身樸素的黑色中式對襟圓領禮服。墨爾本交響樂團的指揮臺上,著名作曲家譚盾清瘦的身影并不太顯眼。
但是,當樂聲響起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他的內斂含蓄恰恰是作品中情感和力量的最好襯托。
日前,在墨爾本藝術中心,譚盾和墨爾本交響樂團合作演繹了自己以敦煌為靈感創(chuàng)作的最新作品《慈悲頌》。樂器演奏與歌唱相結合的形式、6個獨立小故事的敘事結構使它更像是一部歌劇。更特別的是,唱詞部分包含中國古典詩詞和佛經,需要用中文和梵文演唱。
這次負責合唱部分的是墨爾本交響樂團合唱團,從拿到曲譜到最終上臺,排練時間只有短短6周。而此前,團員們從未用中文演唱過。
這也意味著,不論對于演唱者還是觀眾,如何去演繹和理解這部作品都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不過,從演出效果和觀眾的反響來看,這種擔心似乎是多余的。當晚,能容納近2500人的哈默大廳幾乎滿員。演出結束時,全場觀眾起立,報以長達十幾分鐘的熱烈掌聲。記者在演出后隨機采訪了幾名觀眾,無一例外都給出了“精彩”的評價,盡管需要借助現(xiàn)場大屏幕上的英文字幕,但他們都理解了故事情節(jié),感受到了作者想要傳達的慈悲、善良、犧牲和博愛。
在采訪中,譚盾特別提到一個小細節(jié)?!白屛腋惺芎苌畹木褪沁@個合唱團,排練的時候我問他們,你們唱得這么好,誰是中國人?當時只有一個人站起來,其他全是外國人。當時我非常激動,我覺得是敦煌的故事感動了他們,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感動了他們?!?/p>
中國元素是譚盾作品的一個鮮明特色,但這并不僅僅體現(xiàn)在中式曲風的運用、一些傳統(tǒng)樂器的加入和中國神話傳說的借鑒。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普適性的精神內核搭配西方人熟悉的音樂形式,才是他的作品能夠為各國觀眾接受并喜愛的重要原因。
墨爾本是《慈悲頌》繼德國德累斯頓音樂節(jié)首演后,在世界各地巡演的第二站。接下來的幾個月,這部作品將在中國香港、美國等地演出,明年還將在更多國家演出。
譚盾說,中國文化要跟全世界分享,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精神平臺和信仰橋梁?!拔覀€人認為,當今世界在追求同一個世界、同一個夢想的時候,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很有感召力,比如對慈悲善良的信仰,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處。”
“我特別感謝祖先給了我這把鑰匙,打開那么多人的心靈之門?!彼f。
-
大數(shù)據(jù)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(guī)則規(guī)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(fā)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