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抹青绿》里的生命繁华
《一抹青绿》书籍封面
张建松
1997年,第一次见到夏儒静老师。
那是一个悲伤的时刻。深秋,上海,在夏儒静老师大哥的办公室。她默默地坐在大哥的工位上,清理着一个个塞满资料的抽屉,不时擦拭着眼泪,忍不住小声抽泣。抽屉角落里有一本小小的万年历,她思索片刻,轻轻拿起来,小心翼翼放进自己的贴身衣袋,仿佛要留下永久的念想。
那一年,夏儒静老师的大哥英年早逝,生命在49岁戛然而止。仿佛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,从璀璨到寂灭,短暂而辉煌。
夏儒静老师的大哥名叫夏儒阁,是一名新华社记者。我是夏儒阁老师生前所带的最后一位实习生,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,我也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。恩师的人生与我的人生交集只有短短半年,对我的影响却是一辈子。
生命不会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27年后,在夏儒静老师的著作《一抹青绿》里,我看见了恩师年轻时代的人生点滴足迹,感悟到恩师人格魅力和记者风骨形成的缘由。
坚守
恩师家风淳厚,兄弟姐妹五人,他在家里排行老三,前面有两位姐姐,后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,夏儒静就是他最小的妹妹。
他的父亲在子女心中:“就像耸立的一座山,始终是那么地伟岸挺立”“不给组织添麻烦,也不愿给子女添麻烦”“自小生长在农村,他种过田、学过木工,十几岁参加革命工作,曾经当过人民公社书记,做过县属企业负责人,在党的教育培养下,砥砺出一种人格的坚韧”。他的母亲在子女心中:“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,也没有轰轰烈烈的重大奉献,只是用一颗炽热的心,去温暖和呵护身边的每一个人”。
恩师就像他的父亲一样,身材挺拔,长相英俊,风度儒雅;也像他的母亲一样宽容敦厚,温暖良善,令人如沐春风;他对事业坚韧执着,同样不愿给组织添麻烦。
那年,在病榻上,恩师对前来探望他的弟弟说:“你种田,一粒米是一滴汗;我写作,一个字是一滴血。”为了挚爱的新闻事业,他不顾身患重病,长年透支着生命,直至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。
1997年秋天,因长期过度劳累,连续几天感冒发烧,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。当天夜里,他两次在家昏倒,把一颗门牙都磕掉了。醒来之后,却怎么也不肯去医院。因为,他第二天约好了到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。恩师的爱人见他实在无法劝阻,只好心疼地陪着他一起去采访。他们颠簸赶到闵行开发区,采访座谈后,直到下午两点多,才往回赶。
一回到家,恩师就瘫倒在躺椅上,再也没有力气写稿。他对爱人说:“我讲,你来写。”就这样,他耗尽心血,完成了一生中最后一篇报道。当天深夜,严重的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静脉破裂,他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,继而昏倒,被紧急送进医院,再也没能回来。
一位优秀的新华社记者骤然离去,令人无限悲痛。还记得当年为恩师送行的上海各界人士,挤满了殡仪馆。我将他的事迹写成稿件《一个字是一滴血》,发表在当年的《人民日报(华东版)》,引起很大社会反响。随后,新华社党组作出决定,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向夏儒阁同志学习的活动。我和恩师的爱人曾专程到北京,给刚刚踏入新华社大门的年轻人讲述他的事迹和精神。
沿袭
恩师的爱人名叫朱宗英,是一名上海知青,在恩师的家乡江苏建湖,与他相识、相爱、结婚,两心相契,伉俪情深。他们深情与眷恋的一幕,曾令我深深感动。
那是恩师临终的前一天。他已经骨瘦如柴,平静单薄地躺在病床上。也许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,他一直紧紧拉着朱宗英阿姨的手,用微弱的声音,连连说:“不要走,不要走!”——当时因为医院要办理一些手续,需要朱阿姨离开片刻。多少年过去了,这两双手紧紧相握在一起的画面,就如同电影镜头一般,牢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。
在《一抹青绿》中,我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相爱的模样,看见了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、两颗心永不分离的爱情之源。
岁月匆匆,如梭如流。
27年的时光,仿佛弹指一挥间。曾经沧海难为水,恩师的爱一直占满朱宗英阿姨的心。她孑然一身,和女儿女婿小外孙们生活在一起。她为恩师精心选择了一块长眠之地,设计了一座造型独特寓意深长的墓碑。灰白色大理石墓穴上,镶嵌着一方他生前最喜欢的歙砚、用洁白大理石雕刻的稿纸和毛笔。黑色大理石墓碑背后,镌刻着单位同事写的一副挽联:“倾一腔热血携两袖清风默默以辛苦为乐,采四方风云写无尽华文时时凭真诚敬业。”恩师墓前,还摆放着我送的一个黑色大理石花瓶,岁月风霜的日夜洗礼,早已经泛白。
这27年来,我从不敢忘记恩师的教诲,沿袭着他未竟的事业,做一名新华社记者,“走南闯北”一直耕耘在新闻报道一线。我有幸成为新华社历史上首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、首位抵达北极点采访的女记者、新华社首次以“钓鱼岛”为电头播发电讯稿的采写者、我国历史上首次公开发表的钓鱼岛巡航照片拍摄者、我国新闻界首位当选“年度海洋人物”的记者。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,我的记者证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。
人生能有几回搏?我想用我的拼搏奋斗,不负恩师当年的教诲之恩,不负自己的青春韶华!
意义
职场并不是人生的全部。当韶华日渐流逝,年过半百、已能望得见职业生涯的尽头,退休以后的人生下半场将是怎样一番模样?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,恩师的妹妹夏儒静老师给我送来了她的著作《一抹青绿》。
27年未见,我很高兴她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活得丰富而充实、通透而精彩。恩师在天有灵,也一定会对自己小妹幸福而认真的生活倍感欣慰。
正如夏儒静老师所说:人的一生,投入和放弃,付出和索取,都将刻在我们心头,写在我们脸上。当我们不再年轻,岁月的年轮给我们镌刻下深深的记号:那就是难以抹去的沧桑。虽然沧桑是一种美、是一种成熟、是一种人生经历,但我也想和夏儒静老师一样,尽管额有皱,鬓染霜,依然要大声地说:我没有那么沧桑!人生路上有悲有喜,所遇之事有好有坏,我也更愿意让“喜”和“好”长留心间。
就像夏儒静老师拿起画笔,这些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,我时常拿起相机,拍摄了许多大自然的微距美照,在许多人肉眼忽视的地方,用微距镜头虔诚地记录下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美好世界。在品读《一抹青绿》过程中,我时常感到她笔端流淌的美文,与我拍摄的那一幅幅美照,是多么契合啊。深有一种灵魂上的知音之感!以至于第一时间就想到用我的照片,为她的著作增光添彩。
夏儒静老师说:自然界的季节转换也有着“起承转合”的过程,且生动鲜明。“起”如同春天降临人间,莺歌燕舞、流水潺湲、山花烂漫、芬芳四溢。夏的花木繁茂,枝条婆娑,绿树成荫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是“承”。秋天禾稼已熟,稻穗飘香,田野一片金黄,等待收割,是“转”。冬的万物敛孕,是“合”。
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?
夏儒静老师在《一抹青绿》里记录的退休后生活状态,不也正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吗?
她身体力行,退休以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。她在书中说:“变老的时候,一定要变好/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/犹如瓜果成熟,焰火腾空/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/最后的香与爱意/最后的,竭尽全力。”
生命如此宝贵,人生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?这个问题,也曾经让我苦苦思索。长年出海,漂泊航行在远离人烟浩瀚无际的大洋,让我学会换个角度看地球!
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文明,就是无数匆匆过客的智慧结晶。在有限的人生中,我们用自己所有的情感品味生命的存在,用自己所有的智慧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,哪怕只是一丝一毫。
也许,这就是我们在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意义,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!
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,能力有大小、职位有高低、生命有长短,但无论是谁,我们都可以像夏儒静老师所说的那样:“在自己热爱的小世界里,做那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。”
无论这个“小世界”有多小,我们都可以给予他人温暖良善,在人际交往中传播正能量,在这人世间留下美好的情怀。
这不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吗?
在《一抹青绿》里,我看到了生命繁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