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巴黎3月25日電 通訊:法國小城蒙塔日的百年回望
新華社記者楊一苗
枝頭新綠,花朵初開,水禽嬉戲于蜿蜒曲折的小河之上……法國小城蒙塔日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。
這個小城與中國有不解之緣。
從1919年開始,大批中國青年赴法勤工儉學。包括鄧小平、蔡和森、陳毅、李富春、蔡暢在內的300余人先后來到這座風景秀美的城市工作和學習。
百年時光并沒有湮沒昔日負笈求學的中國青年的身影,今日的蒙塔日依然留著許多紅色印記。在這里,以指示牌標出的當年中國青年生活、學習和工作的舊址舊居有十余處。
在蒙塔日火車站前,圖文并茂的“鄧小平廣場”中法雙語指示牌格外醒目。2014年,為紀念在蒙塔日勤工儉學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,該市將火車站前的廣場命名為“鄧小平廣場”。
雷蒙特列街15號,一棟有300多年歷史的老宅,曾是昔日中國勤工儉學青年的寓所。如今,這里已成為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塔日紀念館。
在二樓展廳里,一套斑駁的舊桌椅復原了蔡和森如饑似渴學習的場景。那時,他每天對照字典翻譯各種法語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小冊子,譯出了《共產黨宣言》等著作的重要章節(jié),并將譯文張貼于墻上,供中國青年學習討論。
從學習先進技術和理念,到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,再到形成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,蒙塔日見證了共產主義思想與中國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最初“接觸”。
紀念館里展出了兩份已經泛黃的文件,是鄧小平當年在法國的居留登記卡和工作檔案卡。1920年,年僅16歲的鄧小平來到法國勤工儉學。在蒙塔日,他經常與其他中國青年交流,對世界和中國的形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,促使他進一步探索國家前途和個人出路,一步步走向馬克思主義,并最終實現了由一個愛國青年向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的轉變。
蒙塔日法中友好協會會長、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塔日紀念館館長王培文說,中國青年旅法勤工儉學的歷史對蒙塔日影響深遠。20多年前還有法國老人向她口述中國青年工作和求學的故事,這些故事也在這座城市的普通民眾心中播下了兩國友好的種子?,F在,在這座只有5萬多人的小城中,已有3所初中和2所高中開設了中文課,200多名法國青少年在學習中文。
今天的蒙塔日獨吉公園里,孩子們在陽光下盡情歡笑,老人們坐在長椅上低聲交談。在公園一角的嶙峋山石前,1920年曾召開留法學生會議,與會中國青年提出了“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政黨”等主張。會后,他們在山石前留下了一張珍貴合影,照片中的年輕人目光澄澈而堅定。
“這是年輕人最好的樣子。為了改變國家的命運,他們刻苦學習、努力工作,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。今年正值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,回望當年,這段歷史不會被遺忘?!蓖跖辔恼f。
?